A Quick Introduction to Synthetic Biology

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

超净台的使用

  1. 在使用前开紫外消毒20min
  2. 20min之后打开正压通风后关闭紫外灯
  3. 进入超净台之前将双手、实验用品进行酒精消毒
  4. 打开玻璃面板将手伸入,注意玻璃面板不能太高,手能进入即可
  5. 在超净台内点燃酒精灯,注意不要在风口点燃,避免着火

移液枪的使用

  1. 选择合适量程的移液枪,并将量程调节到指定大小
  2. 插入大小合适的枪头,确保枪头插紧
  3. 移液枪有两档,按压感受到轻微阻力为一档,按压到底为二档
  4. 吸取液体时应使用一档,但吸取液体较为粘稠时可以使用二档
  5. 吸取液体时请将枪头位于液面之下,避免吸入气泡导致体积不准确
  6. 排出液体时应使用二档,建议在二档位置多按压一会,确保液体全部排出
  7. 枪头最好一次一换,避免污染;但如果是向多个空试管中加入同样试剂,可以不换枪头

台式离心机,高速离心机,低温离心机etc

  1. 离心机的使用需要注意配平,保证中心对称即可。如未配平,离心机会发出较大的噪声,需立刻终止离心并配平试剂。
  2. 离心结束之后需要等完全停转之后再打开离心机
  3. 低温离心机需提前遇冷,且结束后需避免温度骤变

高压灭菌锅的使用

  1. 使用高压灭菌锅为枪头灭菌时,需要提前用遇热变色的胶带封好;同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使用报纸将枪头盒打包,可以避免过多的水汽
  2. 灭菌完成之后,切记等压力指示剂归零,温度低于xx℃之后再发开灭菌锅!

-80℃ ,-20℃,4℃冰箱etc.

  1. 做好标签,定期整理
  2. 确定电源在不易被接触到的地方,建议配备温度报警功能
  3. 避免频繁的长时间开门,容易导致样品反复冻融

分光光度计

  1. 打开分光光度计,等待一会儿,以保证数据稳定
  2. 选择合适的波长,根据实验需求调整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参数
  3. 准备比色皿,确保比色皿清洁无污染,使用前用蒸馏水或样品溶液冲润洗
  4. 加入样品时,避免气泡影响测量精度,液面应保持在比色皿光路范围内
  5. 以空白对照溶液进行Blank设置,确保测量基线正确
  6. 插入样品比色皿,确保其方向一致,避免因透光率差异导致误差
  7. 读取并记录吸光度(Abs)或透光率(%T),如有多个样品,依次测量并记录数据
  8. 结束实验后,清洁比色皿,关闭设备,并妥善存放分光光度计

酶标仪

  1. 启动仪器,等待一会儿,以保证检测稳定性
  2. 选择检测模式(如吸光度、荧光、化学发光等),设定波长(单波长或双波长)、检测孔位范围及震荡时间(若需混匀液体)
  3. 进行空白校正(使用缓冲液或培养基),或按说明书运行自动校准程序,确保检测精度
  4. 将酶标板平稳放入载板槽,确保 A1 孔对齐仪器标记方向,避免孔位偏移导致检测错误
  5. 确保孔内液面平整,无气泡或挂壁液滴,必要时轻敲板面或离心去除气泡
  6. 确认参数无误后开始检测,过程中勿移动或打开舱门,避免数据异常
  7. 检测完成后,及时导出数据至电脑或 U 盘,部分仪器支持直接打印结果
  8. 取出酶标板后,用软布擦拭载板槽;若液体溅出,立即用无水乙醇清洁并晾干。关闭电源,长期不用时拔除电源线并覆盖防尘罩

PCR,qPCR仪

  1. 打开 PCR 或 qPCR 仪器
  2. 设置适当的程序,包括变性、退火和延伸的温度及时间参数。对于 qPCR,还需设置荧光检测的波长
  3. 准备好 PCR 或 qPCR 反应混合物
  4. 将反应管或 PCR 反应板平稳放入仪器的热循环模块中
  5. 启动程序,等待循环结束
  6. 检测完成后,及时导出数据并保存分析结果,确保数据完整

细菌培养箱

  1. 打开培养箱并设定适宜的温度(通常为 37℃,具体根据细菌种类调整)
  2. 将含有细菌样本的培养皿或试管放入培养箱内
  3. 等待定时结束取出

摇床

  1. 设置摇床的转速和时间
  2. 将摇菌管固定在摇床的弹簧之间,或将培养瓶放在卡位里,确保样品不会倾洒
  3. 等待定时结束取出

nanodrop

  1. 打开仪器后,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式,使用蒸馏水清洁测量台和光学窗口
  2. 设置blank空白溶液(如缓冲液)
  3. 加入 1-2 µL 样品液体到光学测量区域
  4. 合上测量头,启动测量
  5. 读取并记录样品浓度与纯度数据
  6. 蒸馏水清洁仪器测量区域,关闭仪器

电泳仪

  1. 准备好电泳缓冲液,胶,确保其高度没过上样孔
  2. 确保电极正负连接正确后连接电源设置电压、电流、时间
  3. 启动电泳仪,观察电泳过程,确保样品顺利迁移
  4. 实验结束后确保电泳缓冲液无残留物质

评论区(暂无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
邮箱
网址
0/200
没有评论
目录导航

更多文档